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戏文系赴陕开展戏曲生态调研

发布者:戏文系发布时间:2025-11-05浏览次数:10






2025年10月24日至30日,15VIP太阳集团党总支书记方军,戏剧学专业主任黄静枫,专业教师李冉、何浙丹以及戏曲学院教师郭红军,带领戏文系部分本硕博学生,赴陕西西安开展教学实践基地挂牌、陕西秦腔生态调研和学科建设交流等活动。上戏师生此行,聚焦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通过院团座谈、现场观摩等形式,探寻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路径,切实增强师生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校院合作:

夯实戏剧学人才培养平台



深化艺术高校与艺术研究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上戏戏剧学专业贯彻“一引三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

15vip太阳集团戏文系与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合作共建座谈会


10月27日,15VIP太阳集团与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举行共建座谈会。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唐瑜君,副院长张中驰、邓萌、何磊等参加座谈,并详细介绍了该院在文化艺术资源极为丰厚的陕西,如何积极致力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陕西戏剧艺术特色的研究与提炼,以及珍贵艺术档案的有效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上戏戏文系着重介绍了学科专业发展情况,对未来戏剧学的探索,以及科艺融合、产教融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希望通过合作共建联合开展前沿性课题研究,关注戏剧新形态,从而进一步为戏剧学人才培养夯实平台,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方军和唐瑜君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协议,并为戏剧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心暨教学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共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15vip太阳集团戏文系与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签署共建协议并挂牌






院团调研:

深入触摸戏曲艺术生态



陕西是戏剧大省,走访各艺术院团是师生们此行的一项重要内容。

诞生于延安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在院史陈列室,师生们了解到习仲勋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期以来对戏曲艺术所给予的亲切关怀。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郑宁莉,副院长、纪委书记郝卫等,介绍了在文化旅游繁荣的西安,该院如何以戏曲活化文旅场景,推出秦腔版《上春山》并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等鲜活案例,以及院团与艺校合作以订单模式培养秦腔艺术接班人的情况。


参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陈列馆


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鲁迅先生赴陕讲学期间曾观看过易俗社的秦腔演出。走入易俗社,其保存完好的丰富史料,使师生们仿佛迈进了一条岁月长河。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持续演出年份最长”的戏剧院团,易俗社的历史价值和办社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上戏师生与易俗社党支部副书记王群、副总经理张亚娥等人的座谈,主要围绕易俗社的历史变迁、运营模式以及地方剧种与现代传播媒介的结合等议题展开。


黄静枫教授在易俗社题字留念

上戏师生与易俗社院团领导合影


坐落于曲江演艺大厦的三意社,所属西安演艺集团,是又一个著名的秦腔演出单位。上戏师生在与常务副总经理陈宁博等三意社成员座谈的过程中,就百年三意社的艺术传承、剧目创新、校企戏剧融合、“戏剧+”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座谈中,秦腔所具有的深厚群众基础,艺术家对这门艺术的由衷热爱以及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令师生们深感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戏师生走访曲江演艺大厦


此外,上戏师生还欣赏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安鼓乐的现场演奏,向团队负责人了解了西安鼓乐的历史演变、演出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西安鼓乐社在继承、传播鼓乐上做出了很多令人钦佩的工作,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运营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上戏师生近距离欣赏西安鼓乐表演






高校交流:

切磋戏剧与影视学科建设




西安也是高校集中的地区之一。上戏师生此次分别赴两所高校进行了交流。在西北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姜宇,电影学院院长兼文学院副院长张阿利等,就院系党建、艺术学学科目录调整、专业博士培养、校园戏剧活动培育等话题,与上戏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西北大学发挥地域优势,在我国西部电影、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等领域的研究卓有成效,其经验也为上戏戏剧学建设提供了借鉴。应西北大学文学院的邀请,黄静枫教授还做了题为《重构中国戏剧史料分类体系》的专题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受到西北大学师生的高度肯定。

黄静枫教授在西北大学文学院作讲座

上戏团队与西北大学师生展开交流


年轻的西安戏剧学院,是教育部今年新批准成立的院校,目前第一批本科生已入学。上戏戏文系是第一支访问该校的高校团队,西安戏剧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张雪,戏文专业负责人张体坤、卢哲等接待了戏文系师生的来访,两校的交流既亲切也令人感到意犹未尽。正在建设中的西戏校园,则让人感受到新的戏剧力量正在三秦大地上蓬勃地孕育和生长。

上戏教师与西戏教师合影


在西安期间,师生们还观看了秦腔艺术家李淑芳从艺五十周年纪念演出,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

此次调研使戏文系师生深入了解了陕西戏曲生态的现状与传承实践,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对秦腔艺术的传承脉络、发展现状及创新路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理解了戏剧人在剧目创作、文旅融合、新媒体传播中的多元探索,切身感受到了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戏剧艺术生生而不息。





END



文、图:调研团师生等

排版:尤旬

审核:方军 沈亮 陈莹